高颖的故事配资炒股入门,要从她的家乡开始说起......
当你走在路上
随机问一个大学生
他印象最深刻的单词是什么
那么有很大概率
他的答案是
hello
但是
如果被提问的学生来自北外
他很可能会脱口而出一个
你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甚至不知道是什么语种的单词
毕竟
他们会的单词
实在是
太!多!了!
他们会的语种也
太!多!了!
如果实在要选一个
不如就从“BFSU”说起吧(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
这个让很多高中生辗转反侧的“白月光”
“外语人”心中的“梦中情校”
你好,北京外国语大学!
秀“外”慧中
用什么词来概括北外呢?
神秘、浪漫、优雅……
北外的校园只有49.2万平方米
但却饱藏无限景致
每一处都令人着迷
引起无限遐想
第一次来北外的学子
一进校园都会有一种
“我到底是来上学的还是来度假的”的错位感
北外的小池塘盛名在外
池塘边的玉兰、海棠、菖蒲、睡莲、马兰花、小碧桃、木春菊、羽衣甘蓝
角落里的花园景观
樱花树上飘落的花瓣
还有青翠欲滴的棕榈树
早八大学生上课路上直挠头
起猛了,怎么走着走着进小森林了
随随便便遛个弯
不但很city
还很forest
在开设了101种外国语言的北外
无论是语言生或非语言生
平均每个人会三门外语是“基操”
一生要强的北外人
只要会呼吸,就会第三外语
豪萨语听过吗?
祖鲁语听过吗?
没听过?没关系
在北外,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学不到
作为北外的地标建筑
图书馆虽然不会呼吸,但依然“要强”
门口外墙的砖块是镂空设计
雕刻着50多种语言
光影交错
几十种语言的线条交相汇聚
像是一座充满神秘的宝藏
静待有人去触摸、探寻
外壁的巧思暗藏玄机
馆内的设计也别有洞天
在这里
除阅读藏书外
学语言还有一万种打开方式
谁家图书馆配个蓝光影院啊?
超舒适单人沙发座椅
1000+部高清电影,原声大片倾情放送
边看边学
妈妈:看电影能学外语?
我:包的
除此之外
还有单独配置了平板电脑的蛋壳体验仓
智能钢琴、多语言学习区、听书机、世界音乐地图
……
高级,太高级了
你们北外人嘴真严啊
不敢想象在这里学习有多幸福
已经毕业的北外学子:
母校,你让我感到陌生
当然
在学习方面
北外一直很超前
当其他大学生还在早八的闹钟声中苦苦挣扎时
北外人已经进入早六了
清晨五六点
林荫路、操场上、池塘边随便遛一圈
偷感很重地学了十几种语言
去食堂吃个早饭
豆浆油条配着晨读人的英语西语
吃得更香了
你以为北外人只会学习?
不
如果说学语言的人
都有一种独特的浪漫
那么北外就是浪漫的101次方
到处都充满着生命力
鲜活而又自由
在北外,你能看到
草坪音乐节的歌声一浪高过一浪
就连地上的落叶
都有浪漫的形状
可最浪漫的
还要数那尊
在校门口“时光步道”尽头
镌刻着101种语言“你好”的莫比乌斯环雕像
每当夜幕降临
莫比乌斯环上的镂空文字就会静静散发柔软的光芒
在黑暗中熠熠生辉
时光轮转 岁月更迭
交融与沟通从未休止
由北外这片热土
生生不息地
向世界流淌
兼容并蓄
北外人常说
“go global”
这绝不是说说而已
你要是在上课时间走进教学楼
分分钟以为误入联合国
不同国家的外语教学live版
不同国家的留学生自信输出流利的中文
着实有点汗流浃背了
谁懂啊,好像自己才是那个老外
有人说
北外人就是学习语言的天才
但所谓“天才”背后是更多的努力
他们每天花费N+1个小时练习视听说
早八到晚九,满满当当的课表
一手抓专业、一手抓专四专八等各类等级证书考试……
两手抓,两手都很硬
考试之前
大家都很谦虚地说自己学得不好
结果分数一出来一个比一个高
也有人说
进了北外只学外语就行
但其实北外不只有语言专业
在北外
你能解锁复合型人才的多种打开方式
体验外语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
国际教育、国际传播、区域国别、涉外法治、国际金融、信息科学......
这就是
北外秉持的“外特精通”的办学理念
在北外
i人不是e人的玩具
因为北外没有一个i人在经历过各种语言课的打磨后
能不变e
北外i人:
没事哒没事哒没事哒
既然如此
那为什么偏要去北外呢?
北外到底有谁在啊?
答案就在这里
如果你是北外的学生
那就意味着你除了能发
各种别人不知道是什么语
或者别人知道是什么语但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的朋友圈之外
还能发那种别人
每个字都认识,但连在一起就“不认识”的朋友圈
“很荣幸!今天在学校看到很多外国政要、驻华大使!”
“今天和波兰总统夫人阿加塔聊天了”
“今天参加了叙利亚总统夫人阿斯玛·阿萨德的访问活动,阿拉伯语训练日常+1”
谁看了不说一句
好好好,果然international
毕竟
在北外见到“大使”是家常便饭
除此之外
北外人还有机会参加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世界青年发展论坛
等种种高大上的论坛峰会
还能在国际组织实习、参与全球志愿服务
……
精装的朋友圈
精装的人生
北外人的身影
活跃于国内外各大学术会议和赛事活动
始于语言,而不止于语言
丰富多彩的国际交流活动和论坛
给了北外人行走世界的底气
心怀壮志,眼映星辰光
山川湖海,皆是胸中画
北外人走向世界的每一步
都踏实而坚定
北外人的血液里
流淌着包容与韧性
正如北外的校训
“兼容并蓄,博学笃行”
而这血脉熔铸的印记
要从很久很久以前说起
永无止境
每年的新生开学典礼上
新北外人会一起唱响北外校歌
“人民需要我们去哪里,我们就到哪里”
在饱含深情的歌声和充满力量的歌词中
那些鲜活的画面似乎跃然眼前
1941年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俄文队初绽光芒
开创中国共产党独立创办高等外语教育之先河
北外发展之根
深深扎进这片红色土壤
1944年
学校增设英文系,更名为外国语学校
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周恩来
心系学校建设,亲自为英文系聘请教师
谆谆教诲言犹在耳
“不仅要培养军事翻译,而且要培养新中国的外交人才”
北外育人之基
由此奠定,历久弥新
光辉岁月,人才辈出
北外人无惧艰难险阻,心怀远大抱负
誓为中华崛起献智勇
1954年
学校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学院
海内外学者
许国璋
英语系教授许国璋在毕业典礼会上讲话
王佐良
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博士生通过论文答辩后师生合影——左起胡文仲、何其莘、敏泽、吴景荣、丁往道、王佐良
陈琳
外籍教师大卫柯鲁克和伊莎白柯鲁克、李莎、陈梅洁等
携所学之长
共赴新中国外语教育之约
英才汇聚
多语种教学扬帆起航
你或许听过
北外高翻的鼎鼎大名
它令无数外语学子心驰神往
它的前身
正是1979年北外开设的世界上第三个联合国译员训练基地
也是在这一年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成立
你或许也看过
《Follow me(跟我学)》《电视英语》《法语入门》《许国璋英语》等电视外语教学节目
熟悉的声音
伴着很多人童年成长
随着国际交流日益频繁
学校影响力与日俱增
1994年
学校正式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大学”
开启了崭新篇章
400多位大使,2000多位参赞
101种外国语言见证了中国与世界的每一份友谊
他们从北外走向世界
在世界发出中国声音
作为外语人,北外人深知
不仅要把世界介绍给中国
更要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
北外人
牵头联合11所高校
共同开展高等院校外语类专业
“理解当代中国”多语种系列教材的编写和研究工作
出版涵盖10个外语语种以及国际中文教育教材43部
2006年
北外推出教育扶贫系列计划——“歆语工程”
18年来,3000余名师生志愿者奔赴祖国各地开展支教服务
直接受益人群达8万余人
2010年,“歆语工程”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晖教育创新奖”
北外人用点点微光
照亮教育前进的方向
将爱和奉献
延伸至无限远方
如今
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
北外的脚步也从未落后
不仅成立了人工智能与人类语言重点实验室
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语言学习、翻译和文化传播领域的应用
还推出全球语言服务平台
进一步推动语言教育、服务、研究与保护的全球协作
人与人每一天的交流
都离不开语言
可正因为用得太过普遍
所以往往让人忽略它的重要性
它不仅是沟通的工具
更承载着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历史积淀
看似有限的语言
在融合了文化、思维和人类的情感后
就拥有了近乎无限的创造力
“语通中外,道济天下”
从这座充满历史底蕴与时代气息的校园
走出的年轻人
用语言论著,用语言交流
沟通 碰撞 重塑 创造
构建无限的未来
如果问他们
“北外给你带来了什么?”
或许
是松弛
林荫路上成群结队飞驰的滑板
夏日傍晚歌声环绕的小池塘
拥抱自由
人生可以不拘一格
或许
是勇气
每掌握一门新的语言
就拥有了打开另一个文明的钥匙
在通往语言的路上
敢于释放自己的声音
让世界感受一下
来自中国的震撼与共鸣
很久以后
池塘边的绿植换了一拨又一拨
日研中心的樱花开了又落
曾经的北外人
分散在这个星球的各个角落
在无限的辽远广阔中
自由追寻
永无止境
亲爱的北外人
当曾经的梦想照进现实
别忘了最初梦开始的地方
走得再远
记得回家看看
风雨兼程83载
北京外国语大学
生日快乐!
来源:新华网·宝藏青年工作室(作者:李桐)配资炒股入门
发布于:北京市